网站首页 > 教程文章 正文
各大相机厂商最新推出的相机一大卖点都是背照堆栈式传感器
说这类传感器如何如何好
那么什么是背照堆栈式传感器
他比以前的传感器好在哪里呢?
今天老骚就跟大家说道说道~~
一般来说呀,传感器的结构一共分为五层:透镜层,滤色片层,电路排线层,感光层和基板层。
具体的前照式结构和背照式结构的不同如下图所示
前照式和背照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路层的位置,前照式在感光层之上,背照式在感光层之下
这样一个小小的顺序变化带来的结果如下图
前照式传感器光线需要穿过电路层才能到达感光层,所以因为电路层的遮挡,实际到达感光层的光线只有70%甚至更少
而且电路层因为是金属,所以还会有各种反光和杂光对感光层进行干扰。
相反,背照式传感器因为电路层在感光层下方,所以光线直接可以照到感光层上,没有电路层的遮挡和干扰,极大的提高了传感器的效率
最为明显的改变就是低照度下的成像质量会提高很多。
这么简单的改进,为什么不早点做呢?
实际上,这样小的改动,就要求受光层的基板要非常薄,大概是传统传感器基板的百分之一,对生产制造工艺要求非常高,所以近几年才开始出现背照式传感器。
那什么是非堆栈和堆栈式传感器呢?
非堆栈式传感器的示意图
传统的传感器制造是把像素区和电路去蚀刻在一块晶圆上,但在蚀刻时,会有一个问题,对于像素区域的制造工艺,是可以使用65nm的制程的
但对于处理电路的区域,65nm的制程是不够的,如果能用45nm的制程制造,那么在处理电路上的晶体管数量就能翻倍,这样,图像从像素处理出来的速度就更快,画质就能更好。
但因为在同一片硅片上进行蚀刻,没法使用两个制程来制造。
那如果将这两个区域分开,像素区域放在一个硅片上,用65nm制程制造;
处理电路放在另一个硅片上,用45nm制程制造;
再将它们堆叠拼起来,那这个矛盾就解决了。
这就是堆栈式传感器。
堆栈式传感器示意图
有了堆栈式的结构,我们能在处理电路得到更多的晶体管,拥有更快的速度。
因此,原来不容易实现的HDR、升格等,现在变得很常见。
读出速度也变得更快,因此果冻效应更小。
而且,由于将像素区域和处理电路区域堆叠,像素区域能做得更大。
说白了,非堆栈式传感器电路和感光件是绑在一起的,吃大锅饭,效率不高,堆栈式将他们分开,各司其职,获得了更大的效率。
那么背照+堆栈式=背照堆栈式传感器,这类传感器既拥有更好的图像质量,又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,带来的就是现今数码相机性能的突飞猛进。
这下大家知道了吧。
看没看懂都希望在评论区看到你哟~
- 上一篇: 堆、栈,还是 堆栈 堆栈和堆
- 下一篇: 堆和栈的区别? 堆和栈的区别和使用注意事项
猜你喜欢
- 2024-12-30 互联网面经宝典 - 实战篇(阿里巴巴)
- 2024-12-30 「教程」风光摄影达人的杀手锏:延时+堆栈
- 2024-12-30 不同类型的AGV适用于哪些场景呢? agv应用于什么场合
- 2024-12-30 windows 环境下64位汇编语言与32位的区别
- 2024-12-30 JVM性能调优监控工具jps、jstack、jmap、jhat、jstat使用详解
- 2024-12-30 【打印机驱动】PS, PCL 和 PCL6 有什么不同?
- 2024-12-30 类(class)与结构(struct)的区别? 类class与结构体struct的比较
- 2024-12-30 为什么使用ND减光镜而不是后期堆栈?
- 2024-12-30 深入理解Android NDK日志符号化 日志sdk
- 2024-12-30 佳能R系列R3、R5C、R5、R6、R、RP这6款微单哪一个更值得购买呢?
- 最近发表
- 标签列表
-
- location.href (44)
- document.ready (36)
- git checkout -b (34)
- 跃点数 (35)
- 阿里云镜像地址 (33)
- qt qmessagebox (36)
- md5 sha1 (32)
- mybatis plus page (35)
- semaphore 使用详解 (32)
- update from 语句 (32)
- vue @scroll (38)
- 堆栈区别 (33)
- 在线子域名爆破 (32)
- 什么是容器 (33)
- sha1 md5 (33)
- navicat导出数据 (34)
- 阿里云acp考试 (33)
- 阿里云 nacos (34)
- redhat官网下载镜像 (36)
- srs服务器 (33)
- pico开发者 (33)
- https的端口号 (34)
- vscode更改主题 (35)
- 阿里云资源池 (34)
- os.path.join (3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