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计算、AI、云原生、大数据等一站式技术学习平台

网站首页 > 教程文章 正文

干货丨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特点和原则

jxf315 2025-01-14 14:40:26 教程文章 63 ℃

班级环境特点包括两方面:一是活动室物质条件与设施,即物理性环境;二是教师和幼儿之间所构成的教育氛围及人际关系,即社会性环境。

班级的物理性环境是指活动室的物质条件。包括活动室的造型、色调、照明、座位安排、橱柜设置等,它要求合乎幼儿视觉卫生要求;活动室的隔音、班级间的动静配合要顾及幼儿的听觉健康;活动室的温度、布置等因素要有安定幼儿情绪的作用;活动室空间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幼儿活动时的通畅无障、井然有序,让幼儿感到身心舒畅。

班级的社会性环境是指班级中所有成员的共同心理物质或心理倾向,它是借助团体凝聚的力量,通过成员间交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班级氛围。营造班级教育氛围的关键因素是处于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,它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,潜移默化地塑造幼儿的态度与价值观,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。

班级环境创设指的是活动室教学情境的设计,它对置身其中的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


正如杜威所说的,“要想改变一个人,必须先改变环境,环境改变了,人也就被改变了”。活动室是师幼进行教与学的场所,它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,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;活动室也是师幼生活的场所,它要求有规律、舒适、安全、和谐,便于师幼在其中愉快地生活。

教学资源和生活氛围构成了教学情境,教学情境包括两个领域:


一为师幼间和同伴间所构成的教育氛围与人际关系,可称之为软件领域;


二为在教学情境中具有重要功用的物质条件,可谓之硬件领域

理想的活动室布置应该动态与静态并重,内涵和美化兼备。下面我们从布置原则、布置内容及布置方法等三方面来讨论活动室环境布置。

1. 教育性

琳琅满目、热闹异常并不一定具有教育意义。要使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,就要强调活动室布置的教育性。


2. 生动性

活动室布置不可能“一劳永逸”,应随教学需要不断更新,以丰富的刺激诱发幼儿快乐学习的情绪,并安定幼儿的情绪。


3. 安全性

活动室布置除了要考虑空间因素外,还要格外注意所陈列物品的安全性,危险物品或具有潜在危害的物品应放在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,以免幼儿因好奇、好动而发生意外。

4. 实用性

活动室布置的目的之一是为教学活动服务,让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。所以,理想的活动室环境不在于华丽的装饰,而在于能配合教学活动的展开帮助幼儿观察、思考和实践,具有实用价值。


5. 美观性

活动室的色彩和团体氛围会影响幼儿的情绪。在造型设计和色彩选择上要力求简洁、美观、协调,让人感到舒适、愉悦。

1. 主题重点:

可将有关主题学习内容再现于活动室一角,让幼儿有重温的机会。


2. 作品展示区:

让幼儿随时看到自己的作品,激发幼儿不断学习的兴趣。展示内容可随课程的发展而更换。


3. 公告栏:

传达班级小朋友、家长和教师的有关信息,以起到提醒或鼓励的作用。


4. 荣誉榜:

激发个人荣誉感和团体向心力,促进幼儿道德意识的发展。


5. 生日列车:

设计要有童趣,可以月份为组别,把每个幼儿的照片按月份顺序排列起来。


6. 图书柜:

提供适合幼儿实际阅读水平的书籍,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与兴趣。

7. 益智玩具:

在活动区角摆放益智玩具,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。


8. 植物装饰:

可用盆景、插花、吊饰等形式布置活动室,使活动室生机盎然。

1. 师幼共同参与:

活动室是师幼共同学习、生活的场所,因而布置时不应由教师独揽或少数幼儿承担,而应人人参与,人人有责。因为这一过程有自己的耕耘,有做中学的机会,幼儿会更喜爱自己的班级。


2. 有生命感的布置:

活动室布置不应是静态的,而应是动态的。饲养小动物、种植花草,可使活动室成为有生命感的生态活动室,让幼儿体验生命的意义。


3. 展现班级特色:

可根据班级儿童的差异、需要合理规划,使其富有特色。它能增进幼儿爱自己班级的情感,增强集体凝聚力。

教师有责任提供一个有助于幼儿学习的良好活动室氛围,让幼儿乐在其中。以下几条原则可供参考。


1. 人性化原则

教师要深刻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,不要把孩子看成“小大人”。它要求教师站在幼儿的视角看世界,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和需要。


2. 快乐原则

教师要营造轻松活泼、乐园般的班级氛围,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快的情绪。幼儿需要师幼间、同伴间的情感互动,并在互动过程中享受学习乐趣。


3. 爱心原则

教师要以亲切、和蔼、真诚的形象展现在幼儿面前,努力与幼儿建立亲密的关系,使活动室成为布满爱心的奉福乐园。


4. 生动原则

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选用合适的方法,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享受到成功的喜悦,电体验到挫折或失败。

5. 安全感原则

活动室气氛融洽,处处充满师幼情爱。教师胜任教学工作,幼儿有安定的学习情绪,能安心地学习。


6. 纪律原则

幼儿能在活动室表现出恰当的行为和自我控制能力,使班级气氛更加融洽。幼儿纪律意识和守纪行为的形成需要教师的精心培育。首先,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提出适切的要求,同时,幼儿也要有自主选择权,学习处理自己的问题。

Tags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