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> 教程文章 正文
概述
Cloud Native
从业务架构上来说,企业的业务系统自上而下通常分为接入层、应用层和数据层。
- 接入层:流量入口,负责接收流量,根据路由转发规则将流量转发到后端应用层。
- 应用层:应用服务,根据请求对数据进行处理,并返回给上游。
- 数据层:数据存储服务,为应用层提供数据和存储数据。
为了实现整个业务容灾,需对上述每一层实施相应的容灾处理措施。
- 接入层:其自身支持同城跨AZ高可用。并且通过对应用层路由管控实现同城多活和跨地域容灾。
- 应用层:应用层本身需要多集群跨AZ/多地域部署。
- 数据层:数据层容灾和数据同步。
所以本文主要讨论如何通过ACK One多集群网关[1]实现应用层应用的公共云同城多活容灾、混合云同城多活容灾、跨地域容灾。
ACK One 多集群网关
分布式云容器平台ACK One[2]是阿里云面向混合云、多集群、分布式计算、容灾等场景推出的企业级分布式云容器平台,提供多集群统一管理能力。通过ACK One注册集群[3]将您的其他公共云厂商和IDC K8s集群接入到阿里云容器服务ACK控制台,病友舰队对这些注册集群以及云上的ACK、ACK Edge集群进行多集群统一的应用分发、流量管理、可观测运维管理、安全管理等。
ACK One多集群网关是阿里云面向混合云、多集群的应用容灾和南北向流量管理推出的产品能力,帮助您快速实现混合云、多集群的应用同城/异地容灾系统,及多集群流量的管理。
ACK One多集群网关,通过在舰队中托管多集群Ingress Controller,统一处理多集群Ingress来提供能力。主要流程如下:
- 创建舰队;
- 关联集群:将ACK集群或注册集群关联到舰队,统一管理;
- 创建多集群网关:在舰队集群中通过AlbConfig/MseIngressConfig创建ALB多集群网关或MSE多集群网关;
- 创建Ingress:在舰队中创建Ingress,绑定子集群中Service,定义到子集群Service的转发规则/路由;
- 使用多集群网关访问服务:通过网关的域名或者IP,访问到子集群Service。
ACK One 多集群网关具有以下优势:
- 网关全托管,免运维。
- 减少网关数量,降低成本。地域级别的多集群Global Ingress,统一管理多集群南北七层流量。
- 简化多集群流量管理,在舰队中统一完成多个集群Ingress规则设置,无需单独操作每个子集群。
- 多集群网关自身跨AZ高可用。
- 毫秒级/秒级故障迁移,在某个集群后端发生故障时,多集群网关能够平滑地将流量迁移至其他后端。
01
公共云同城多活容灾
Cloud Native
同城跨AZ多活容灾是客户更多考虑使用的方案。因为,相比于同城主备容灾方案,同城多活方案具有以下优势:
- 资源利用率更高、成本更低。
- 更高的服务质量和更强的容错能力:服务副本增多,提升了服务质量、响应速度等,更好地应用流量高峰;出现故障时不会因切换导致服务中断。并且,也可以支持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进行系统升级或维护。
- 扩展能力更强:某可用区资源不足时,可以快速在其他有资源的可用区扩展。
ACK One支持通过ALB多集群网关和MSE多集群网关来快速实现同城跨AZ多活容灾系统,架构如下:
- 在一个地域两个不同可用区(AZ 1和AZ 2)中,分别创建一个ACK集群:Cluster 1和Cluster 2;
- 通过ACK One的GitOps能力将服务分发到已创建的Cluster 1和Cluster 2集群中;
- 通过ACK One 舰队创建多集群网关;
- 多集群网关创建成功后,在舰队中,通过创建Ingress来实现同城跨AZ容灾能力,当某集群异常时,流量将自动重新路由到另一个健康集群中。同时,多集群网关提供了诸多能力:
- 按照多集群总副本数负载均衡转发流量
- 可按指定权重负载均衡转发流量
- 基于http header转发,便于灰度发布
- 应用或集群故障时毫秒级/秒级自动切流
- 等等
- RDS数据同步需要依赖中间件自身能力。
与基于DNS的容灾方案对比
基于ACK One多集群网关来实现同城跨AZ多活容灾系统,相比于传统的基于DNS流量分发的多活容灾方案,具有以下优势:
- 地域级的全局负载均衡,统一管理多集群南北七层流量:减少网关数量,降低费用成本;DNS方案无法支持某些跨集群的路由能力,如QUIC的0-RTT特性需要会话保持。
- 毫秒级/秒级故障转移,无DNS客户端缓存问题:
- 多集群网关方案,某集群服务发生故障,可毫秒级/秒级重新路由流量至其他集群,故障转移相比DNS方案更平滑;
- DNS方案,故障时切换IP,通常会因客户端缓存造成服务短暂(分钟级别)不可用。为了解决缓存问题,通常采用减少TTL值的方式,这又会带来大量的DNS访问请求,产生更高使用成本。
- 简化管理:在一个控制面(舰队)管理Ingress配置和服务,更容易扩展和维护服务/应用,降低管理成本。
- 集群升级或重建时透明的集群迁移:通过规则将流量迁移到健康集群,升级或重建完成后再转发回来。
常见的基于DNS的同城跨AZ多活容灾方案架构,如下图所示:
02
混合云同城多活容灾
Cloud Native
ACK One还支持通过ALB多集群网关和MSE多集群网关来实现混合云/多云的同城跨AZ多活容灾系统。让您可以在阿里云上快速为云下IDC服务构建容灾能力,并可以通过云上弹性能力快速提升业务的服务能力。
该方案有以下网络前提:
- 需要打通云上VPC和IDC集群的Node CIDR和Pod CIDR的通信链路。
- 若IDC集群是Overlay容器网络:
- ALB多集群网关,需要在IDC集群使用NodePort type Service实现。
- MSE多集群网关,目前没有成熟的产品化容器网络打通方案(VPC <-> Pod CIDR),需要路由到一个固定节点,有单点故障和瓶颈的风险。
以下是基于ACK One ALB多集群网关的混合云同城跨AZ多活容灾系统架构(MSE网关架构一致):
- 将IDC或第三方公共云Kubernetes集群通过注册集群(AZ2)注册到ACK,并通过专线打通云上云下网络;
- 在注册集群相同Region和VPC下,创建ACK One 舰队,并在AZ1创建一个ACK集群;
- 通过ACK One GitOps将服务分发到已创建的Cluster 1和IDC Cluster中;
- 通过ACK One 舰队创建多集群网关;
- 多集群网关创建成功后,在舰队中,通过创建Ingress来实现同城跨AZ容灾能力,当某集群异常时,流量将自动重新路由到另一个健康集群中;
- MySQL/RDS数据同步需要依赖中间件自身能力。
03
异地容灾
Cloud Native
异地容灾可以防范地域性质的灾难损害,但同时具有更高的延迟,以及更高的费用和维护成本。基于ACK One多集群网关的异地容灾系统和基于DNS的异地容灾系统在异地容灾场景各有适用场景,下面介绍二者的架构和各自的适用场景。
基于ACK One多集群网关的异地容灾方案
ACK One支持通过ALB多集群网关来快速实现异地容灾系统,该方案适用场景主要是:
- 跨地域高可用、本地域资源不足。(比如在AI热潮的当下,GPU资源异常紧缺)
- 客户端应用对时延不十分敏感,但需要更强的多集群流量管理能力。
架构如下:
- 在2个Region各创建一个ACK集群,并在Region 1创建ACK One舰队和ALB多集群网关,在Cluster 2中安装ALB Ingres Controller,创建出ALB 2,用于冷备;
- 并通过GTM对接Region 1的ALB多集群网关和Region 2的ALB实例,以实现Region 1宕后,可以切换到Region 2;
- 在舰队中,通过多集群网关实现跨Region的两个集群灵活的7层流量转发(如QUIC的0-RTT、基于header转发等),并能提供Region 2宕后,自动fallback到Cluster 1中;
- Cluster 1和Cluster 2通过CEN或VPC对等连接等方式打通后,跨地域流量通过专线转发,保证可靠性;
- RDS数据同步需要依赖中间件自身能力。
基于ACK One多集群网关的异地容灾系统方案,具有以下优势:
- 更强的多集群路由转发能力:如基于内容的高级路由、比GTM更灵活的health check,适应更复杂的应用场景。
- 统一多集群流量管理入口:在一个控制面(舰队)管理Ingress配置和服务,更容易扩展和维护服务/应用,降低管理成本。
- 缓解DNS客户端缓存问题:从上述异常场景容灾情况可以看出,相较而言,更高频率出现的服务异常,甚至是集群异常,无需DNS切换IP,可毫秒级/秒级故障转移。
从上面的架构可以看出完整的容灾能力由ALB多集群网关和GTM共同实现,ALB多集群网关可以统一管理多集群的流量路由和转发。
- 对于Region 1的集群宕、服务出现异常,和Region 2宕,ALB多集群网关都会自动切流到健康集群,无需切换DNS IP;
- 仅对Region 1宕或者Region 1 ALB服务宕,才会由GTM基于health-check切换IP。
基于DNS的异地容灾方案
基于DNS的异地容灾方案,优势在于全局流量管理GTM[4]是全球级别的,适用于就近访问等场景。
基于DNS的异地容灾方案,架构如下图所示:
- 在两个地域,分别创建一个ACK集群:Cluster 1和Cluster 2。并且每个集群一个ALB/NLB/SLB;
- 通过ACK One的GitOps能力将服务分发到已创建的Cluster 1和Cluster 2集群中;
- 使用GTM对接两个ACK集群中代理后端服务的ALB/NLB/SLB实例上,实现同城异地容灾能力,当某集群异常时,GTM通过自动切换IP,实现将流量重新路由到另一个健康集群中;
- RDS数据同步需要依赖中间件自身能力。
总结
Cloud Native
综上所述,ACK One多集群网关可以帮助您快速构建同城跨AZ多活容灾系统、混合云同城跨AZ多活容灾系统,以及异地容灾系统,并且让您的故障转移更加平滑(毫秒级/秒级),方便您管理和扩展多集群服务,降低管理成本和费用成本等。更多内容可详见ACK One多集群网关和ACK One多集群容灾最佳实践[5]。
欢迎加入ACK One 客户交流钉钉群,与我们一同交流。(钉钉群号:35688562)
相关链接:
[1] ACK One多集群网关
https://help.aliyun.com/zh/ack/distributed-cloud-container-platform-for-kubernetes/user-guide/multi-cluster-gateway/
[2] 分布式云容器平台ACK One
https://help.aliyun.com/zh/ack/distributed-cloud-container-platform-for-kubernetes/product-overview/ack-one-overview
[3] ACK One注册集群
https://help.aliyun.com/zh/ack/distributed-cloud-container-platform-for-kubernetes/user-guide/registered-clusters/
[4] 全局流量管理GTM
https://help.aliyun.com/zh/dns/global-traffic-management/
[5] ACK One多集群容灾最佳实践
https://help.aliyun.com/zh/ack/distributed-cloud-container-platform-for-kubernetes/use-cases/multi-cluster-disaster-tolerance/
猜你喜欢
- 2025-01-04 选对方法,K8s 多集群管理没那么难
- 2025-01-04 微服务用户为什么要用云原生网关
- 2025-01-04 「网络传输」一文搞懂 TCP挥手过程及原理
- 2025-01-04 网络威胁狩猎 五、云中狩猎(1)
- 2025-01-04 那些你不知道的 TCP 冷门知识
- 2025-01-04 阿里云自建k8s存储插件csi安装使用
- 2025-01-04 公有云直接提供Pod
- 2025-01-04 阿里云AI基础设施升级亮相 模型算力利用率提升超20%
- 2025-01-04 阿里云容器服务差异化 SLO 混部技术实践
- 2025-01-04 阿里云 ACK One 新特性:多集群网关,帮您快速构建同城容灾系统
- 最近发表
-
- 一个可以用来练手的C++开源编译器!
- Linux开发工具使用指南(linux软件开发工具)
- Linux下Makefile文件的模式规则和自动化变量
- 程序员的副业秘籍!一款可以快速搭建各类系统的后台管理系统
- postgresql自定义函数实现,通过contrib模块进行扩展
- Linux GCC编译及Makefile使用(gcc makefile编写)
- wordpress独立站上线两周没收录?原来是robots.txt搞的鬼…
- make sure用法解析(make sure sth)
- 每天一个 Python 库:Django全能Web框架,一站式后台开发
- Makefile实践(makefile经典教程)
- 标签列表
-
- location.href (44)
- document.ready (36)
- git checkout -b (34)
- 跃点数 (35)
- 阿里云镜像地址 (33)
- qt qmessagebox (36)
- mybatis plus page (35)
- vue @scroll (38)
- 堆栈区别 (33)
- 什么是容器 (33)
- sha1 md5 (33)
- navicat导出数据 (34)
- 阿里云acp考试 (33)
- 阿里云 nacos (34)
- redhat官网下载镜像 (36)
- srs服务器 (33)
- pico开发者 (33)
- https的端口号 (34)
- vscode更改主题 (35)
- 阿里云资源池 (34)
- os.path.join (33)
- redis aof rdb 区别 (33)
- 302跳转 (33)
- http method (35)
- js array splice (33)